在本次的UCAN大會上,范凌發布《“人工智能”與“設計的未來”——2017設計與人工智能報告》 。報告由同濟x特贊設計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撰寫,聯合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特贊信息科技和阿里巴巴人工智能設計實驗室共同發布。該《設計與人工智能報告》通過對學術文獻、技術資料和產業案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專家采訪、趨勢預測、勞動力再分配觀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第一次對設計與人工智能的交叉學科問題進行建構,希望幫助更多設計師為人工智能時代做準備。
首先,他提出幾個問題:
第一,設計本身能不能可量化,能不能算法化,能不能數據化。
第二,我們希望知道人工智能到底對設計意味著什么。除了取代之外,是不是還可能產生一種共生的關聯。
第三,我們希望去分析一下。既然很多商業已經發生了數據算法帶來的重大改變,那么是不是在這個改變當中設計能夠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或者已經扮演了一些角色。
第四,更人文性的問題,如果機器能做設計了,知識產權的歸屬如何確定,相應的設計師或者設計行業作為一種文化,能夠在數據壟斷里扮演什么角色。
工業設計4.0與設計
人工智能如何在這樣的人文語境里去理解,并且如何啟發創意性的工作。
他分享了四個觀點:
1. 需求側的極度細分
2. 在線/連接/交互
3. 超細分個體的涌現
4. 人/機交互的新組織
圍繞著這四個觀點,他講述了我們正處在個性經濟下, 5-10年的巨大數據積累可以做到千人千面,萬人萬面,億人億面。而通過數據的極大化,能夠產生每個人重新回歸到個體。它引起了人工智能所帶來的一系列思想方式,帶來了消費或者需求側極大的變化,產生極小的數量,極大品類的轉變。縱觀20年的科技進化史,科技不斷把與人更接近的部分變道線上去,未來思想和感情能不能聯網,能不能在線交互,而設計能力現在也是一種個人能力,能不能成為一種可以被連接在一起的能力。在這個時代,人人都可以被找到的時代,你的短板不再成為局限你發展的弱勢,反而是你的長板,超細分不可被取代的技能成為你在這個社會上主要的競爭力。在這個點上,可以認為所謂“平均”就是人工智能能達到的水平,而每個人所賦于平均的附加值,這是每個人的超細分技能。去年幾個麥肯錫報告里非常強調新組織形式的出現,這種組織形式是把原來簡單組織方式的工作,變為更靈活的去匹配資源。這種匹配資源一方面是對接實體之外按需的個體,每一個超細分能力的人。
為什么設計需要智能
對于第二個問題,他分別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來分析。
宏觀的角度:
1. 設計與運算的歷史
2. 技能的民主和數據的壟斷共存
3. 技術與設計工作,更多還是更少了
他講述了設計與運算之間的關聯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并沒有像想象的那樣新。
第三個難點,形式和內容:
微觀的角度:
1. 如何讓“機器”理解“創造”?
2. 如何讓“機器”分析“不確定”
3. 如何讓“機器”處理“形式和”內容“?
4. 如何讓“機器”“設計”?
5. 他分享說在文獻調查研究中發現,很少有文獻是關于“機器怎么做設計”的,而有很多是關于“機器怎么樣做創造性的工作”。在設計的領域里,有個作家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發表在人工智能引用次數最高的文獻里。他認為,設計有三種方式來做創造性的工作,第一種是組合,第二種是探索,第三種是轉換。所謂組合,就是指在兩個已知之間建立關聯;所謂探索,就是在已知空間里尋找某個答案;所謂轉換,就是在已知里尋找未知。這三種方式都是基于設計師的工作方法,以設計師的工作規則去尋找創造的可能性,從而發現機器做創造的可能性。